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
师德师风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师德师风

聚焦课程建设,培育核心素养


聚焦课程建设,培育核心素养

长沙市长郡中学校长? 李素洁

??? 在全球化、信息化时代,如何让学生在相应阶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是学校办学要面对和解决的首要问题。 199712 月,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简称“OECD”)启动 “素养的界定与遴选: 理论和概念基础”项目(简称 “DeSeCo”),2003 年颁布最终研究报告《核心素养促进成功的生活和健全的社会》,发轫各国核心素养研究与培育。2016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发布,开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学生核心素养培育新纪元。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见图1)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其发展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可教可学,最初在家庭和学校中培养,随后在一生中不断完善。新颁发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包涵三个方面、六大素养、十八个基本点,这些内容一直孕伏在教育改革的传承发展与实践创新中。

http://www.dianyixiao.com/u/cms/dianliunumoness/201609/26171058grnh.png

1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国家就提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本身就蕴含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进入新世纪,国家颁发了中长期教育改革规划纲要,纲要中明确规定,素质教育是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是重点,显然,改革的目标已聚焦在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上了。2013年,进一步明确提出,立德树人是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并要求“研究制定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和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把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总体要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关内容具体化、细化”。可见,核心素养与素质教育一脉相承,它是素质教育发展到新阶段的必然产物,是素质教育落地的具体指标,指明了教育纵深改革方向,建构了新时期人材素养培育参照体系。

学校做为学生核心发展素养培育的主阵地,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使命,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特色,新颁发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标,我们发现并没有新名词,但引起新关注和新思考,作为百年老校长郡中学,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养一直在积极探索和努力实践。长沙市长郡中学创建于1904年,是当时湖南长沙第一所府属公立学校 。1912年长郡公学首任校长彭国钧,制订“朴实沉毅”校训,训诫师生生活要俭朴,为人要诚实,做事要沉着,面对困难要坚毅;组织创作校歌以“中华兴复,共道湘人多造就……看长沙子弟,精神运五洲”铭志学生“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担当。1928年,著名教育家王季范任长郡校长,提出“成材必先成人”的育人主张,教导学生“明大义而有专长”。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积极推行“只只蚂蚁爬上树”的全员育人理念,“五个轮子一起转”即思想品德、科学文化、艺术体育、劳动技术和心理素质五种素质并举的全面育人理念,着力探建学生核心素养体系。近年来,我校严格依照新颁布的《长郡中学章程》,坚持“尊重个性,唤醒自我,激发潜能”的办学理念,确立“爱生活,善求知,忧天下,有作为”的育人目标,长郡中学的这些核心文化和价值追求,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一脉相承。

? 学校之间的差异不仅仅体现于文化特质上,更体现于学校顶层设计的课程建设中。课程是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核心素养与课程改革的深化有着直接的、深度的关联,它规定了课程改革的方向与宗旨,是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教材编写、教育教学、考试评价、制度管理的根本依据。因此,核心素养对于课程改革具有统领性、引领性的作用。学校所有课程都应该围绕学生的核心素养展开,学校应积极在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学校课程框架之间建立实质性的联结,保证每一门课程的质量为学生的核心素养服务,并把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要求落实到各学科教学中去。长郡中学始终致力于打造三大课程体系,通过从深化基础型、拓展型、活动型课程建设和学科建设入手,全力培育学生核心素养。

?

一、全面落实基础型课程,夯实文化基础

基础型课程由各学习领域体现共同基础要求的学科课程组成,是全体学生必修的课程。它强调促进学生基本素质的形成和发展,体现国家对公民素质的最基本要求。其任务主要是夯实学生的文化基础,让学生习得人文、科学等各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和运用人类优秀智慧成果,发展成为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的完整之人。

我校的基础型课程分为国家必修课程与校本必修课程两大块。国家课程方面,我们一直坚持做到两点。一是开齐开足国家必修课程,全面从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和勇于探究等基本要点入手培育学生的学会学习素养。特别是坚持开齐开足音乐、体育、劳动技术等课程,大力培养学生的健康体魄、审美情趣和人文情怀。二是注重国家课程的校本二次开发,如在体育分模块走班教学的基础上,利用大课间,开发了中华传统武术——《太极拳》校本必修课程,该课程融音乐、体操、武术与健美于一体,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身体素质,还有力地陶冶了学生的人文情怀,增强了学生的文化自信,该课程在全国中学生武术进校园活动中得到国家体育总局领导的高度评价;音乐课程开发了合唱校本必修课程,学生的审美情趣得到有效提升;学校还自主开发了《成长导航》《湖湘文化撷英》《长郡大讲坛》等校本基础型必修课程,《成长导航》以心理健康知识和人生规划为主要内容,《湖湘文化撷英》以湖南乡土文化为主要内容,《长郡大讲坛》以理想前途教育为主要内容,这些课程为学生人格的健全、个性的发展和审美情趣的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

通过教学常规管理和绩效考核等有力管理措施,我校的基础型课程得以全面高效落实,学生的文化基础不断得到夯实,整体育人质量拾级而上。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我校高考、学考各项指标一直领跑湖南。

二、扎实推进拓展型课程,促进自主发展

拓展型课程主要指以基础型课程为依托,向兴趣、应用和潜能领域发展了的体现不同基础要求、具有一定开放性的课程。其主要任务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自主性是人作为主体的根本属性。自主发展,重在强调能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认识和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成就出彩人生,发展成为有明确人生方向、有生活品质的人。

我校的拓展类课程,基于学校“尊重个性、激活潜能、唤醒自我” 的办学理念,最大程度满足学生自主发展需求。我校的拓展类课程分为课程选学生类和学生选课程类两大板块。课程选学生类主要是指教师根据学科特色和要求,以拓展课程为平台,积极培养创新拔尖人才,这类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四类:重在培育学生科学素养的数、理、化、生、信息奥赛与科技创新等科学类;重在培养学生人文底蕴的语文、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等人文类;重在培养学生健康生活素养的美术、音乐艺术类和田径、乒乓球、篮球、羽毛球、武术、健美操体育类等。这四类课程由《长郡中学创新拔尖人才培养机制和制度》统领。

学生选课程类主要是指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爱好自由选择的,由学校组织从学科特色、教师特长出发,自主开发的152门选修课,这些课程涉及面广,品类丰富,组成“选修课超市”,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探究需求自主选修。

我校丰富的拓展型课程,为学生自主发展提供了多样选择。学生在这些拓展型课程的学习过程中采用了更多的自主学习方式和合作探究方式开展学习活动,乐学善学、勤于思考和信息意识等素养获得长足发展,自我管理、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显著提高

2013年至2015年,我校学生在高中数、理、化、生、信息学五科奥赛中获得全国联赛一等奖804次,有62名学生入选国家集训队,夺得国际奥赛金牌10,银牌2,亚洲金牌1枚;在全国艺、体、美竞赛中,获得全国一等奖或金牌226项。体操队七次代表中国参加世界中学生运动会,荣获金牌5枚、银牌10枚、铜牌11枚。合唱团和交响乐团获第四届全国中学生文艺汇演一等奖;我校2012年被评为全国科技创新十佳学校。20141022日《中国教育报》以《湖南长郡中学增加学生课程选择权、丰富课外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一所学校对“绿色升学率”的追求》为题进行了深度报道。

??? 三、积极探建活动型课程,激活社会参与

活动型课程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基于学生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综合应用的由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实践性学习 。它的主要任务是全面激活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引导学生处理好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个人价值,推动社会进步,发展成为有理想信念、敢于担当的人。

我校践行“一切活动皆课程”的理念,将学校活动实践型课程分为校本必修类和校本选修类。校本必修类包括两大类活动课程,一是“三走进”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即走进军营、走进农村、走进职场,重在培育学生的社会责任、劳动意识和技术运用;二是“主题节”活动课程类即体育节、艺术节(音乐+美术)、科技节(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劳技科技)、人文节(语文+英语+政治+历史+地理+心理),重在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和实践创新素养。校本选修活动类课程包括两大类。一是“研学行”活动课程即探究自然奥秘的绿色之旅(生物组)、感悟中华文明的文学之旅(语文组)、拓展国际视野的异国之旅(英语组)、参观革命老区的红色之旅(校团委)、体验湖湘文化的春秋之旅(年级组),重在培育学生的国家认同和国际理解等素养;二是“主题社团”类活动课程,即社区义工社、澄池文学社、郡园传媒社、红十字会、muse戏剧社、HUNK乐队及其他10多个学生社团,各社团均配有兼职指导教师,重在培育学生的自主创新和自主发展能力、参与社会实践和提高社会责任感。学校将这些校本活动实践型课程与国家必修课程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较好地体现了“实践育人”智慧,学生的社会参与积极性、责任担当和实践创新等素养得到有效培养。

活动实践型课程让师生成为校园的主人,提高了师生的校园生活和学习质量,全面提升了学生在社会参与方面的核心素养。我校每年均有数十项研究性学习成果获得湖南省一等奖,学校多年被评为研究性学习优秀组织单位,是国家一等教学成果的重要原创单位;我校一系列体验式活动实践型课程成为省内外知名的素质教育品牌,“走进新农村”活动课程被时任教育部副部长陈希赞扬为“了不起的学校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走进职场”的校园模拟招聘,深受家长学生喜爱,屡被媒体深度报道;澄池文学社两次被评选为全国中学生百强文学社团;2015年我校团委被团中央授与“五四红旗团委”荣誉称号;20165月,我校《“三元两自”高中生涯指导课程体系建构的实践研究》(见图2)被立项为湖南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资助课题。

?

2 “三元两自”高中生涯指导课程体系

?

201611月,比较全面地反映我校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在培育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方面的努力与探索历程的高中新课改研究基地课题——《新课程背景下课程文化整合与师生和谐发展的研究》的系列研究成果,有幸获得湖南省第四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壹等奖。我校将进一步深化相关成果的应用与推广。各位同仁,在通往优化教育资源充分满足国民素养全面提升需求的征途上,在为国家培养一大批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神圣使命下,戮力同心,专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育是我们的不二选择。多年来,我校虽然在聚焦课程改革、培育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方面做了一些积极探索和有益尝试,但我深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育是一个不断探究和创新的过程,我校一直在路上。我愿与广大兄弟学校同仁一起,不忘初心,奋勇前行。

?

?????????????????????????????????????????? 201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