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
师德师风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师德师风

弘扬学校文化 提升核心素养


弘扬学校文化? 提升核心素养

?

常德市澧县第一中学? 毛善新

?

近段时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成为教育的热门话题。围绕这一话题,教育专家们正在研究阐释它的内涵和意义,校长、教师们正在思考探索其实施的途径和方法。我查阅了相关资料,发现专家的观点见仁见智,学校的做法也百花齐放。今天借此机会,从三个方面谈谈本人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问题的认识与体会,以期和各位同仁交流探讨。

一、研究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意义在哪里

今年9月,北京师范大学课题组召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会,会上,课题组负责人介绍了开展课题研究的背景:一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迫切需要;二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三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迫切需要。

我注意到,三个背景里都有“迫切需要”一词。这真是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

首先,我们国家一直高度重视教育工作,改革开放以来更是如此。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改革同社会主义现代化不相适应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进一步明确:“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普通高中的办学体制和办学模式要多样化1999年,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要求“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2010年,国务院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一针见血地指出我国教育存在的种种问题,特别是“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比较陈旧,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素质教育推进困难;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强调“中国未来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全民有责”。直至2014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针对“重智轻德,单纯追求分数和升学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较为薄弱;高校、中小学课程目标有机衔接不够,部分学科内容交叉重复,课程教材的系统性、适宜性不强;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考试招生、评价制度不配套,制约着教学改革的全面推进;教师育人意识和能力有待加强,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不足,支撑保障课程改革的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提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从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出发,把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要求落实到各学科教学中

其次,教育领域从来没有停止过改革的步伐。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高考招生的不断变革。据了解,改革开放以来,高考科目先后经历了“老文理分科”(“理76”模式)→“四科目组”(“三南改革”)→“大文理分科”(“3+2”模式)→“侧文侧理”(“3+x”模式)等4次大改革,现在即将进入“3+63)”的第5次改革的新高考模式。高考命题先后经历了“标准化考试”(1985年起)→“统一考试,分省命题”(2004年起)→“全国统一命题”等3次变革。高校招生体制先后经历了由“单轨”→“双轨”→“并轨”等3个阶段。招生形式由“凭高考分数录取”→高考生+保送生(1985年起)→高考生+自主招生(2003年起)等3种方式。招生依据由高考成绩→高考成绩+中学推荐保送生→高考成绩+高校自主招生等3种模式,即将实行“两依据、一参考”的第4种模式。

第三,基础教育领域也在积极地发生润物细无声的变化。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随着《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出台,全国的中小学校开始迈上素质教育的改革之旅。回顾二十年的改革历程,大约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表现为教育理论界热热闹闹的概念纷争和教育实践者轰轰烈烈的模式探索,这一阶段的结束应该以教育部前部长何东昌先生上书中央为标志,何老在写给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的信中就基础教育的种种弊端深表忧虑,呼吁国家尽快采取应对措施。第二阶段大致可以界定为理性反思和体系构建阶段,随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的先后召开,国家提出了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任务,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等政策文件,正式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在国家高度重视教育发展,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推进的背景下,为什么还会出现“迫切需要”这一语气极重的词语呢?从我国当前的教育实际看,实事求是地讲,改革的效果不尽人意,人们期待的美好愿景并没有出现。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我以为,就学校层面看,主要和两个因素有关。第一个因素是来自外部的巨大压力。不得不承认,我国的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承担着太多太重的外部压力。社会把人才的标准定格在高校的牌子上,家长把子女的未来幸福寄托在高考的分数上,官员把学校的质量建立在有多少考取品牌大学的数据上。在多重压力下,出于生存的最基本需要,学校不得不转变为生产高分考生的工厂,教师也不得不异化为培养高分考生的工具。第二个因素是教育内部纵向割裂。国家宏观的培养目标没有细化为小学、中学、大学的培养任务,也没有转化为各个阶段的培养要求,对学生的培养缺乏系统性、连贯性、渐进性。有一个比喻很形象:就像一条河流,每个人都在别人的上游做事,而不管流向下游的是什么,等到下游发现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后,就把责任推溯到上游,但生命之水不可逆转,只得任其漂流下去。

上述两个因素从不同的角度制约着学校教育的健康发展,它们的共同点是忽略了对“人”的滋养和蕴育。正因为这样,教育“立德树人”的核心职能被削弱,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核心素养有缺失,素质教育更是难以内化和深化。

教育改革要目中有“人”。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教授说“教育改革方向必须以人性化、多样化、个性化为导向,形成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研究学生核心素养的意义在于要着眼“人”的全面发展,突出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体现了从知识本位到社会本位再到个人核心素养本位的渐进规律,旨在解决“迫切需要”的问题。

二、推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保障是什么

改革贵在行动,重在行动,难也在行动。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任何一点变化都会牵一发而动全身。要让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真正落地生根,开花结果,面临的困难和阻力可想而知。为避免出现一哄而上的迎合行为,换汤不换药的形式主义,要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作为配套措施。对普通高中学校而言,我觉得比较重要的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要修订课程。课程是学校教育内容及进程的总和,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起着核心统领作用。课程的总方向是实现培养目标,核心指向是“人”。新的课程标准应把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作为依据和出发点,明确各学段、各学科的具体育人目标和任务,增强纵向衔接与横向配合;让学科素养在课程标准中得以体现;合理设置各学科必修和选修内容,适当增加学生自修的时间和空间。

二要修订教材。在最近举行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与选拔”2016高校高中教育发展论坛会上,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田慧生在讲话中透露,高中教材正在全面修改,新教材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宗旨,包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加强基础性和选择性,给学生提供结合实际提高自身素养的选择空间;增加学业质量标准,为各个学科的考试评价提供详实科学的依据。

三要改革高考。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指出:“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扭转片面应试教育倾向,坚持正确育人导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依据这一指导思想,高考命题要力求更加准确地反映人才培养标准和要求,更加重视学科素养的检验和评价,更加重视“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要改革招生。在我国,扩大办学自主权可能是促使高等学校焕发生机的重要抓手。《高等教育法》第十一条写到“高等学校应当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实行民主管理”。落实自主办学,高校首先应该拥有自主招生权。只有在这一点上放开,才能打破“千军万马挤独木桥”、“一考定终身”、“千校一面”的格局,也才有利于推动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还有一个问题不能忽视,那就是普通高中招生问题。目前,普通高中学校招生还是带有选拔性的,如何立足于学生素养,制定科学合理的选拔标准,是值得重视需要研究的问题。

五要改革评价。首先是社会评价问题。教育因其特有职责吸引全社会关注,这本不足为奇。对社会评价,我们无法主导,但可以引导。我以为,教育主管部门应该主动发声,以主动积极的方式引导社会关注学生的精神成长,关注教师的职业精神,关注学校的文化品质,在全社会形成有利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和声。其次是学生素质评价问题。继国务院行文之后,湖南省人民政府于20163月出台《湖南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确定从学生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兴趣特长、社会实践等5个方面考察学生综合素质,并通过审核公示、存档备查、查处惩治三个措施保证评价材料的过程性、客观性和真实性。自2002年以来,澧县一中开始进行类似尝试,到现在仍然在进行,给学生印发的《素质发展手册》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认同,学生填写规划、家长过程评价、老师阶段评定已成常态,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有积极意义。但现在我比较担心的是,一旦综合素质评价纳入到高校录取参考的范畴,这项工作还能不能像以往那样自然呈现。

三、践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学校怎么做

根据北京师范大学课题组介绍,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总体框架是,分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

学校作为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自然要肩负起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主要责任。那么,学校应该怎么做?结合澧县一中的实际,我觉得:一是综合实施,二是文化育人。

综合实施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把核心要素作为一个整体概念来看待,不对各类素养分开来解读,更不做进一步的细化,它就是“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共同要素。二是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不针对为培养学生某种素养而进行功能分割,学校开展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旨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说到底,综合实施就是用我国传统文化的“和”字思维,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文化育人就是运用学校文化的力量涵育学生素养。我的前任赵绪清校长在《优质高中应该有自己的文化特质》一文中,提了四个观点:文化特质是学校的灵魂;文化特质的核心是校园精神;文化特质的本质是价值判断;文化特质的基础是人本管理。多年来,在这一思想的引领下,澧县一中致力于建设有灵魂的学校。

一是弘扬校园精神。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澧县一中形成了独特的校园精神“崇尚忧国忧民,培养有高尚品德的人;崇尚经世致用,培养有真才实学的人;崇尚勤奋刻苦,培养有进取精神的人”,为了充分发挥校园精神对学校成员的感召力,学校为三位与办学相关的历史人物建造铜像,每年清明节期间组织师生祭拜先贤,每两年举办一届“洗墨池文化节”,让师生从历史先贤身上获取精神力量;每年邀请退休教师给青年教师讲解校史,传道授业,传承学校优良的文化基因;定期邀请校友回母校给学生叙说师生情谊,讲授奋斗经历,增进在校学生的自豪感和使命感。

二是内化价值观念。学校整体价值观的基本定位是立足“和”,追求“德”。首先是“和”,这个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它是一种融合力,在办学实践中主要体现为校园和谐:校园里景点景观,都有与学校相关的渊源,有生长在校园的故事,移步观景,处处让人感受和谐氛围;教师和畅:老师之间彼此信任,关系和顺,心情舒畅;师生和睦:师生情感信任,良性互动,老师发自内心地关爱学生,学生尊敬、爱戴老师。学校以德行立人、崇德象贤内化为师生共同追求,为教师设立“贴心育人奖”,鼓励学生以健康的思想感情、积极的人生态度、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发展目标。

三是坚持人本管理。学校坚持“以身作则,以情感人”的管理思想。首先将干部定位为“不是官,是优秀老师的代表”,工作走在前面,待遇落在后面。其次是真诚地关心每一位教师,主动为教师解决住房、就医、家属就业调动、子女就学问题;教师过生日,学校送去蛋糕;教师结婚,干部上门祝贺;每年春节前,学校主要干部专程上门看望高龄教师等等,教师们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爱心在干群之间、师生之间自然传递。

在多年的办学时间中,澧县一中坚持文化引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我们坚信,只要不断弘扬学校文化,提高文化品位,学生核心素养自然会得到更高更快更好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