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
教育新闻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教育新闻

王柯敏:在国家制度文明建设中加快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


?



???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站在国家制度文明建设的高度,提出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奋斗目标。教育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和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国家制度文明建设、使我国大步进入现代化国家行列的历史呼唤。

  一、教育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制度文明建设中发挥基础性、全局性和先导性的重要作用

  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制度文明建设中,教育依然发挥基础性、全局性和先导性的重要作用。只有站在这样的认识高度,我们才能明其责、尽其力、成其效,做到方向不偏、力度不减、效能稳固。

  (一)教育作为人才孵化器,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是人的现代化。没有人的现代化,一切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更是对执政者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以中华民族和全体人民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为着眼点;不仅要集中全党的智慧,还要集中全国人民的智慧;不仅要有精英阶层的参与,也要有普通民众的参与。国家治理,重点在基层,关键靠群众。因此,国家治理现代化不仅要把我们各级干部、各方面管理者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工作本领都提高起来,而且要切实提升全民族素质,努力让群众更好地行使民主权利,提高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水平,努力让群众提高增强幸福指数的技能和本领。美国著名现代化问题专家英格尔斯说:“在整个国家向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人是一个基本的因素。一个国家,只有当它的人民是现代人,它的国民从心理和行为上都转变为现代人格,它的现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管理机构中的工作人员都获得了某种与现代化发展相适应的现代性,这样的国家才可真正称之为现代化的国家。”

  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是人才的孵化器。教育对国家现代化中人这个基本因素起基础性作用。教育是具有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和文化传播功能的复杂社会活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文化素质,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长期以来教育发展和教育产出积累的结果。马克思说过,“教育会生产劳动能力”,“教育能生产出一种可卖的商品”,即劳动力本身。教育作为人力资本的生产者,是经济社会存在和发展的一种动力,更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人们受教育程度及经过教育所获得的知识才能已经成为促进现代化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教育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很难想象,没有教育托举的国家治理大厦会是何种模样,将会有何种情况出现。

  (二)教育作为连接整个社会的末梢神经,在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发挥全局性作用

  什么是全局?全局就是在空间和时间中运动的事物的整体与局部的统一,现在和未来的统一。就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功能来看,教育显然要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发挥全局性作用。

  教育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事关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全局。教育在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和各条战线具有多种功效,大到国家的工业、农业、国防、科技的现代化,小到一个地区、部门的经济振兴、事业发展,都需要教育来支撑,这是从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个角度说的;从上层建筑领域来说,民主与法制建设、文化和科学的继承、繁荣和发展,也与教育密切相关。教育改革的顶层设计、政策调整和效果评价,也与我国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紧密相连,必须相互协调。因此,教育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渗透于一切领域,贯穿于每一个环节。

  另外,教育点多线长面广,连接千家万户,教育中的每一个问题,每一步走向,都涉及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凝聚着人民群众的关注和期待。如同末梢神经一样,牵一发而动全身。教育公平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此外,人民群众也有强烈的教育需求。人民群众是治理现代化的主体,他们的利益和需求,决定着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成效。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始终具有全局性作用。

(三)教育作为精神价值播种者,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发挥先导性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总书记的话,高屋建瓴地指出了国家治理现代化与国家核心精神价值的关系。

  我们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既是制度完善、治理推进的过程,也是价值彰显、精神构建的过程。国家治理需要正确的价值引领、良好的思想氛围、不竭的精神动力。教育本身具有传承和丰富精神价值的作用。因为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既直接影响受教育者的科学文化素养和水平,又对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也有直接的影响和塑造作用。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属于精神价值范畴,是一个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建构的过程。党中央提出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这是对教育先导性特征的揭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首先要解决的是精神价值的问题,它既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制高点,也是切入点、突破点和着力点。因此,教育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发挥先导性作用。

  教育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这种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特征,决定了教育治理现代化的紧迫性。

  二、以问题为导向,努力破解教育治理现代化中的两大关键问题

  当前有两大问题应该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并努力破解。这两大问题,涉及教育制度完善发展的方方面面。教育工作千头万绪,归根到底都要落脚到这两个问题上来,这就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和依靠谁来培养人的问题。

  (一)教育应该培养什么人

  这不是一个新话题,但是一个新问题。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已进入世界中高收入国家行列,而在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实施阶段,将接近和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在今后的几十年,教育如何为中国的和平崛起、民族复兴贡献力量,自然有一个适应国际国内新形势、新变化、新格局,对培养什么人进行再审视、再思考的问题。这里有两个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是立德树人的问题,二是青少年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的问题。

  必须从全球一体化的国际大背景下来思考立德树人的问题。中国改革开放已经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的和平崛起、民族复兴,让国际敌对势力十分惊恐和害怕。他们在一些敏感问题上不断制造麻烦,竭力唱衰中国,试图通过和平演变的新手段,变着花样对我国青少年进行价值输出和渗透。当前日趋严峻复杂的网络舆情告诉我们,学校德育工作不是小事,如果这个问题我们不加以重视,不系统地进行研究和应对,“温水煮青蛙”的效应就会不可避免地在中国出现,垮掉的则会是一代甚至两代人。所以,这是关系到中国的百年大计,也是我国教育制度完善发展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当前学校德育存在的问题和差距主要有:一是一些地方和学校注重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学生的道德情感往往被忽略,吃苦耐劳、顽强拼搏、敢于探索、敢于担当、艰苦朴素等优良的品质在一些学生身上流失,有的学校存在轰轰烈烈喊德育,扎扎实实搞应试教育的倾向;二是德育内容、形式与国内日新月异的现代化进程,与国外变化多端的国际形势不相适应,与学生的思想实际、生活实际和发展需要脱节,德育存在着课堂上一套、课堂外一套和校内一套、校外一套的现象,甚至存在“关门搞德育”的现象,一些学生缺乏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感,民族危机感不强;三是德育分层不够,各个年龄阶段的德育目标区分不够;四是知与行分离,往往重视道德知识的灌输,而轻视实践教育和道德行为的养成,德育落地不够,德育方法单一,浮于形式,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

  国家治理现代化,需要核心价值导航定向,需要坚如磐石的精神信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回答了在当代中国靠什么武装头脑的问题,它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一种价值观,又是吸取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包括其他资本主义文明成果而熔铸成的价值观。它让我们在全球一体化进程中,牢牢地掌握方向,而不是迷失方向;在开放和动态性的历史流程中,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而不是夜郎自大,固步自封。如何解决立德树人的问题,如何在学校推进核心价值的入脑入心,如何让青少年学生包括大学生走出德育的困境和低谷,这需要我们付出艰巨的努力,对此要从几个层面进行推进:一是要加强顶层设计,从教育的治理结构、治理机制、治理理念、治理效率等方面,突出和彰显德育的地位,突出核心价值的灵魂作用,并加强执行力建设,加强评价体系、追踪监督体系的建设。日前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了“五个统筹”,涵盖了育人的主要方面,要求从多个维度系统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育人体系,特别是统筹课堂、校园、社团、家庭、社会等阵地,这将改变各育人阵地之间联系不密切的顽疾。二是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在德育观念现代化、德育目标系列化、德育训练规范化、德育方法多样化、德育途径网络化、德育研究科学化等方面进行总结提炼,对德育工作提出缜密细致的规定和要求,特别要对各个年龄阶段的青少年学生提出分层的德育目标,形成操作指南,对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总体要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关内容具体化、细化,转化为具体的品格和能力要求,进而贯穿到各学段,融合到各学科,最后体现在学生身上。三是学校和教育工作者要通过各种载体和丰富多彩的形式,真正让德育回归生活、回归实践、回归本原,切实增强德育的实效性和指导性。

青少年学生的创造力和社会实践能力问题,也是事关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大问题。我们党在提出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同时,也提出了治理能力现代化。治理能力现代化,实际上是制度的执行力的问题。制度的执行力,已经成为我国制度优势发挥、事业顺利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制度的执行力,关键在人。制度的执行力,要求我们必须培养出与治理体系现代化相适应的人才,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充当生力军。教育治理现代化,迫切需要我们在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创造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方面迈出新步伐,出现新气象。

中小学校要高度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要从娃娃抓起,要以新课改为突破口,打破灌输填鸭式的教学方法,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和社会实践能力。要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形成良好的导向,让指挥棒不是在学生昏昏欲睡的应试追求中起舞,而是指向创新,指向社会实践和需求。要实现有教无类。学生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快慢之别,要充分发挥每个孩子的天性,让每个孩子都能成才,在创造和社会实践的舞台上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高校要重能力、重实践、重创新,而不是灌输知识、复制知识,让大学生成为知识的标本,让大学成为生产知识标本的工厂。要出成果、出人才、创特色,要十分重视内涵发展,而不是片面追求规模大、人数多,搞大而无当的“高校航母”。要在以质量为中心的前提下进行各项改革,大力加强内部结构治理,以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实践成果,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战略中发挥辐射、引领、带动作用。高校人才培养要实行分流,既要培养高尖端人才,也要培养实用型、复合型人才,不能千校一面、千篇一律。最近,教育部在全力推动部分地方高校办学转型,以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公共服务发展需要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这是国家教育治理层面解决大学生创造力和社会实践能力问题的战略之举。

  (二)教育依靠谁来培养人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教师队伍成了撑起我国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他们使命光荣,任务艰巨。这是因为,国家治理现代化,对人才的要求高,对培养人的教师的要求更高。可以说,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关系到依靠谁来培养人的重大问题。我们必须从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研究教师队伍的现状,理顺教师队伍建设在体制和机制上的关系,为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创造好条件。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抓住了当前教师队伍建设的要害。

师者的地位是崇高的。“天地君亲师”让其具有传统意义上的神圣位置,而“燃烧自己照亮别人、阳光下最崇高的职业”则是当代对教师浪漫的、富有诗意的描述。然而,曾几何时由于受各种社会、经济和教育内部的影响,当前教师的经济条件、社会地位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职业的吸引力出现不同程度地下滑。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人才流失的现象十分严重,结构性短缺普遍存在。根据我国基础教育3/4的学校在乡村,2/3的学生在乡村学校的基本事实,抓紧解决这一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而且,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和吸引力不仅反映一个国家重视教育的程度,同时也是一个现代化国家的鲜明标志。所以,我们必须重塑教师的尊严,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增强教师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增强教师的荣誉感,党委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责无旁贷。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都要营造浓郁的尊师重教氛围,更多地在人文情感、物质条件上对广大教师进行全方位的关爱,使他们在社会上有地位、经济上得实惠、精神上受鼓励,能够有尊严很体面地工作和生活,切实感受师道尊严,享受职业自豪。要给教师源源不断地提供正能量,让人民教师这一根神圣的红烛,长久不熄,永远照亮一代又一代青少年学生。

  增强教师的责任感,需要教师发挥好为人师表的作用和乐业敬业的精神。爱护学生,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是教师的天职和责任。教师必须有准绳意识,凡是与教师身份不相符合的事坚决不做,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行,同时要立足岗位,磨练教书育人的本领,提高自己与时代相匹配的工作能力,要注意研究网络时代学生的思想实际,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润物无声地感染学生,影响学生。要让教师的责任感衍化成爱的海洋,让教师的责任感催生学生各方面素质和能力的提升。

  增强教师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应当纳入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宏大体系中。荣誉感与责任感相辅相成,我们要大力宣传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完善师德师风考核、监督与奖惩相结合的长效机制;要毫不手软地惩治少数损害教师形象的害群之马,确保整个教师队伍风清气正,形成强大的凝聚力与战斗力。要通过这些教育治理的新举措和硬举措,切实增强广大教师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激发他们的成就感和终身从教的激情,确保教师队伍建设成为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坚强保障。

  我们要以敢啃硬骨头的精神,加快建立起健康有序、公正透明的教育治理体系,使教育工作者的治理能力与教育现代化的要求相适应,为国家制度文明建设奉献我们最大的力量。这是全党全社会的一项系统工程,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应当肩负的重大历史使命。


  (作者系湖南省教育厅厅长 王柯敏

????? 文章来源:中央党校网

湘公网安备 43011102000320号